公路邦電子報 Vol.34

 目 錄 ▷
版主群公告八景活動開跑/公路貼圖賞/本期特別企劃:三代橋梁/公路新消息

「公路八景選拔」最終回開始投票!

各位板友大家好:

感謝各位板友多年對公路邦PTT Road討論區的支持與愛護,從去(2011)年開始,我們舉辦了多項參訪行程,也破天荒地與公路總局進行第一手面對面的交流,讓公路原點能夠在北市街頭豎立,這些得來不易的成果,全部都要感謝大家的鼎力相助。

在過去,我們舉辦了一系列的「公路八景」相關活動,有國道八景、省道八景、縣道八景與鄉道八景,讓大家可以領略台灣公路之美,八景活動也獲得國內各大平面及電子媒體的重視。如今,醞釀已久的公路八景終極篇章已然啟動,在過去八景各篇章中,希望各界朋友能夠選出最終真正能夠代表台灣公路的八個景色,除了八景投票外,我們也策畫了多項相關的活動,敬請拭目以待。首先,就請大家移駕至投票頁面,投下您心目中的台灣公路八景吧!!!

http://www.twroad.org/event/8views/

投票期間:

 11/21 00:00 - 12/21 23:59

投票方式:

 在各選項頁面中,點選「投我一票」下方圖示即可投票。
 (注意:-1圖示因考量系統問題,不會予以計票。)
 本票選每個景點限投一次票,但不限總共投下票的景點數。(以八次為佳)
 快在心中選出你最喜歡的八個景點,投下你神聖的八條美麗路廊吧!

計票方式:

 活動結束後統計前八高得票數的景點做為公路八景。

※第一週選情報導請點這裡  




因明潭水庫水位降低而露出的舊橋
(本圖由高鐵HSR拍攝,選自公路邦FB粉絲團)



美國新罕布夏州Laconia鎮鄉間小路
(本圖由anddy拍攝,選自《新罕布夏州賞楓》)



舊台1線大安溪橋
(本圖由高鐵HSR拍攝,選自《大安溪橋》)

特別企劃:三代橋梁 文/高鐵HSR

公路上新舊兩代橋梁同堂實例遍布台灣,這次特別企劃找出其中特例,把少見的三代同堂橋樑找了出來,分別是【台11線樟源橋】、【147線三民橋】、【台18線五虎寮橋】。另外也放上依照時代而進化的四代橋樑:【台15線舊線上的舊港大橋】,與上面同堂互相比較。以下依序介紹恰好分屬台灣四大區域的這四座橋。

▷樟原橋

花東兩大交通動脈分別是花東縱谷公路--台9線,與花東海岸公路--台11線。兩條公路的緣起可以追溯到日治時期,也就是當年日本政府開發東部的時代。當年的花東縱谷公路大多是鐵公路如影隨形,至共用橋樑,與今日狀況已經大不相同,但是部分橋樑仍然存在。

本次介紹的樟原橋位在台11線上,先來看看簡單的歷史(擷取自維基百科):

  昭和5年(1930年)日本政府完成了海岸公路台東至靜浦段,俗稱花東海岸公路,當時也稱為東海道,為台灣東部重要的公路之一。隨後完成靜浦至貓公(豐濱)、貓公至馬太鞍(今台11甲線,光豐公路)路段。花蓮經水璉、磯崎至豐濱約50公里的路段,則是戰後才興築完成。

維基百科的敘述是比較抽象的。若追蹤台灣的公路編號並與現在對照,台11線的原始路廊就是今日的台11乙線、台11線、台11甲線三者合體,並且起點設定在卑南,終點在光復,是歷史中少數起點在南邊的縱向省道,簡言之,初代的花東海岸公路只是把日本政府完成的東海道加以修建。另外,現在的台11線的起點~台11甲線是民國55年左右才開闢的路段,後來才將台11線起點重新定在花蓮。



樟原橋位置圖
(底圖來自Google地圖)

樟原橋是台11線上其中的橋樑,使用的便是當地的地名--樟原。跨越當地的水母丁溪,也是台11線上最完整的三代橋樑群。要來拜訪只要從八仙洞往北約半公里即是,算是非常好定位的地點。

初代的樟原橋在民國27年完工(或許1930年完成的東海道,在這座橋樑完工之前,有其他通過此處的方式,目前已不可考),寬度約4公尺,長度約50~60公尺。採用橋拱跨越水母丁溪,跨距約40公尺,以當年的技術來說算是大跨距。目前可步行,禁止車輛通行,橋樑護欄稍矮,需要小心通過。

外觀上,初代樟原橋除了有頗為詩意的拱橋,在拱橋的下方尚有非常搶眼的火山岩塊,是台灣位於斷層帶上的證據之一。在堅固岩塊上建橋,也是一個此橋常在的原因。




第一代樟原橋橋拱
(本圖由Chia提供)

第一代樟原橋完工銘板
(本圖由Chia提供)

第二代樟原橋在民國75年完工,寬度8公尺,雙向兩車道,高度比新橋略高,更重要的是路線截彎取直,路線為在舊橋東邊,提供更安全的道路品質。長度方面比舊橋長30~40公尺,離海越近,河口漸寬,這是橋樑得增長的原因。目前車輛可通行,但是已沒有車通行,算是功成身退的橋樑。




第二代樟原橋橋名板
(本圖由Chia提供)

樟原橋三代橋梁
(本圖由Chia提供)

第三代樟原橋在民國87年完工,橋寬20公尺,原本配置雙向二車道加上二機車道,尚且留有路肩。後來海岸側劃設自行車道,使所有車道西挪,已無預留路肩。高度大約再比第二代橋樑高1公尺多,用以接近水平的方式銜接兩岸(前兩代橋樑仍需要稍微下切溪谷)。更靠近出海口,擁有更高的高度,橋樑長度輕鬆突破百公尺。

現在的樟原橋,大大的拓寬,絕佳的高度可觀賞海景。西側的兩座橋樑,是現代化的軌跡,也是台灣公路進步的證據。
本段落相關圖片來自這個網站,網站還有更多圖片 ◁◁

▷三民橋

老三民橋是一座糯米橋,先花一些時間認識糯米橋。

日本政府在台灣興建的現代化(相較之下)橋樑大致分為水泥橋與糯米橋。水泥橋大致出現在平原,例如舊台12線的第一九張犁橋(2011年重建),或是台1線的二層行橋。糯米橋並不是指橋樑用糯米建構而成,真是如此威力也太強了,實際上糯米(搭配其他材料)是作為橋梁石塊間的接著劑,讓石塊緊密連接。重點就在石塊,山區運送水泥並不方便,利用當地的石塊加以建造為上上之選,糯米作為接著劑方因應而生。



三民橋位置圖
(底圖來自Google地圖)

搜尋一下台灣的糯米橋,可以發現桃園平鎮、新竹北埔、苗栗獅頭山、台中東勢、南投國姓都有糯米橋,另外舊山線的龍騰斷橋也是。其中國姓更有兩座,是少見之少見,一座是赫赫有名的北港糯米橋,另一座就是本文主題--三民橋。

既然都提到了,先看看全台最有名的北港糯米橋。這座橋是日軍因為作戰需求,將木橋改建為糯米橋,於1940年完工。用以快速聯絡埔里與東勢,並且用於軍事運補。北港糯米橋同時是台灣保存最完整的糯米橋,在八七水災時安然無事,敏督利的七二水災雖然造成橋面衝毀,對於主結構卻無影響。不過三個橋墩落在北港溪上(有四個跨距),對於河道的暢通性是一大隱憂,是未來北港糯米橋的重要課題。

三民橋位於縣道147線上,橋體大致上可以分為四代,路線上分為三代。定位方面,三民橋位在九份二山的入口處,可以說是明顯而易忽略的景點。

第一代的三民橋屬於糯米橋,路寬3公尺,一跨越過當地小溪。就路線而言,第一代三民橋位於當地溪流較上游側。這樣也符合早期公路橋梁的選線方式,為了尋找跨越溪流的地點,早期公路橋梁會往河流上溯,在河道寬度較窄的地方築橋跨越。在路線上常常形成「ㄈ」或「倒ㄈ」型。後來或許是被八七水災嚇到,民國50年,原本的糯米橋往南側延長了5公尺,用以宣洩大量洪水,筆者暫時定義為「第一又二分之一代」。至於附屬品會不會是原本的糯米橋被沖毀後重建,仍須查證。

目前三民糯米橋(加上南側延伸橋梁)的南側入口草叢茂密而難以進入,北側則可依循路基進入,整體維護狀況不佳,據說是國姓鄉公所經費不足而任其荒廢,若想探訪建議結伴而行。


第一代三民橋和民國50年延長的部分
(本圖由Egg Head提供)

第二代的三民橋,將路線截彎取直,於民國68完工,寬度大概比舊橋多了1公尺多。當地居民用量並不大,這座橋撐了40年。

若五年前走過縣道147線,除了80年代有改建過的橋梁,其餘都是單車道。第二代三民橋的水泥護欄還是比較高級的配備,許多縣道147線的橋樑都是水泥樁搭配鐵欄杆,非常危險。在2009年,南投縣政府針對縣道147線拓寬並且橋梁改善,前3公里的路段大約改建三座橋梁,並且大大改善線型。


第二代三民橋舊貌
(本圖由Egg Head提供)

第三代三民橋因此誕生了,橋寬10公尺,再次的截彎取直,再次往河流下游建橋,再次加大跨距,服務水平再次提高。一方面因應九份二山假日的些許遊客,另一方面絕對是安全問題。為了第三代三民橋,路基水平提高,截斷第二代橋梁南邊入口,北邊入口仍然可以進入,需行走縣道147舊線下切5公尺後便可抵達。不過令人擔心的是,第二代橋梁也是任憑荒廢,也證明實質效益大於歷史意義,這是比較可惜的。

三民橋下場並比不上樟原橋的完美,不過換過來想,如果受到重視也有可能是慘遭拆除。或許能加以建議,讓歷史意涵得以保留,成為九份二山的入口意象。


第三代三民橋
(本圖由Egg Head提供)

▷五虎寮橋

五虎寮橋位於台18線新中橫公路上。八掌溪上的五虎寮橋,一直以來面臨到河流快速下切,導致岩床裸露的問題,前兩代橋樑都曾被河流沖斷,顯現河流威力如萬虎奔騰,若只是五虎寮的老虎五隻抵擋只是有去無回,因此工程品質、水土保持都不能馬虎。


五虎寮橋位置圖
(底圖來自Google地圖)

第一代五虎寮橋完工年月不詳,僅知距今大約65年前,橋寬約4公尺,橋墩寬4.5公尺,每跨12.5公尺,於1988年被衝毀橋墩數座,現今更只剩兩側仍有遺跡。

第二代橋樑在第一代橋樑上游100公尺處左右,於1980年9月完工,比舊橋被衝毀還早了8年,寬9公尺,長180公尺。2008年辛樂克颱風來臨時衝毀中間的橋墩,因此有了第三代橋樑新建計畫,同時列為省道50座老舊橋樑改建計畫。不過此橋仍在新橋完成之前先行搶通,並採用鋼樑,行走在上面可以發現護欄樣式並不同。


右側山壁上有第一代橋梁殘跡,遠方工地即為第三代橋梁所在。圖中可看出河床下切的嚴重性
(本圖來自Google地圖)



第二代橋樑新舊護欄(近者為新),為辛樂克颱風後重建結果
(本圖來自Google地圖)

第三代橋樑位在第一代橋樑下游約150公尺,寬度19公尺,橋長490公尺,不只大大改善橋樑品質,更改善道路線線型。從三代路線分歧點~會合點,原本的兩代橋樑南北兩側總共有三個彎,新橋只剩下北側一個,可說相當方便。

▷舊港大橋

說完三代橋梁,本次企劃末特別放上四代橋梁,不過比較可惜的是這邊並不是三代同堂,反而有種傳承的味道。



舊港大橋位置圖
(底圖來自Google地圖)

舊港大橋位於舊港島南邊,跨越頭前溪,是新竹許久以前的海線要道。舊港島則是鳳山溪與頭前溪出海口泥沙淤積形成的沙洲。因為這個位置不在鳳山溪以及頭前溪的主流衝擊區,長久的泥沙在鳳山溪與頭前溪匯流點之間淤積,最大的重點是經過人工加以固化(若沒有人為發展,應該會成為網流),才被稱為「島」。舊港島詳細發展,請讀者由這個網頁前往了解,本文不贅述。

舊港島位於兩溪之間,又位於新竹海線要道,在清朝時期就是往來的重要港口。在日治時期加以建造了木造橋梁,並且附上手押台車道。當年這座橋梁的詳細位置已經不可考,推測大概並不會離其他三代橋梁太遠,畢竟舊港島也只是面積不大的沙洲。但是長久以來木造建築的腐蝕,於1956年9月慘遭沖毀。

地方強烈爭取新建橋梁,卻遲無下文。直到1960年3月23日,發生渡船翻覆,造成19死的慘劇之後。1962年的第二代舊港大橋才完工通車,採用鋼筋水泥結構,終可提供長期而穩定的服務。根據1966年CORONA衛星圖判斷,橋寬應為4~6公尺。同時初代的台15線也編在此橋。

1990年間,使用30年的橋樑逐漸不堪使用,第三代橋梁緊鄰第二代橋梁西側新建,且舊橋沒有立即拆除,呈現新舊橋梁並立景觀。第三代橋寬為7公尺,比舊橋加寬一些。台15線也在不久之後改道新完工的竹港大橋,舊港大橋改為竹73線。




第三代橋梁橋墩
(本圖由南極冰魚提供)

第三代橋梁拆除前景況
(本圖由南極冰魚提供)

2009年,舊港大橋與白地橋改建,以及竹港大橋拓寬相繼完工(台15線竹港大橋同時是通往台68線的要道,長期待轉車流影響主線,因此改建)。驚艷的是,第四代舊港大橋完全顛覆第三代,為了道路線型上更為順暢,再次把橋梁西移;跨越頭前溪部分採加大跨距,橋寬配置16公尺共四車道;舊港大橋與白地橋的兩端樹立了大大的船帆,和屏東鵬灣大橋有拼場意味,並且雙雙成為當地重要意象。


舊港大橋(第四代)今貌
(本圖由南極冰魚提供)

● 白地橋

舊港大橋與白地橋的改建,也是為了疏通頭前溪,減少舊港島淹水現象。舊港大橋的加大跨距固然不在話下,白地橋所在位置,是當年舊港島與竹北之間的河道,後來因為泥沙淤積,失去疏洪功能。在這次的改建中,白地橋大大加長、加高,並且在橋下挖出人工河道(或說還原河道),將部分頭前溪水引至舊港島北側,減少舊港島南側疏洪壓力。詳細介紹請見這裡

台灣公路原點 就在監察院前人行道

〔記者蔡偉祺、蔡文居/綜合報導〕台北市中山南北路與忠孝東西路交叉口,共有五條省道交會,也是全台最早的省道起點;公路總局日前已在監察院前人行道,設置了「台灣公路原點」紀念碑牌。至於台灣最早的官道,公路總局考證發現是一六二五年荷蘭人在普羅民遮城(赤崁樓)開闢,也就是台南市忠義路和民權路交叉口,計畫和台南市政府一同立碑紀念。

公總規劃組長李忠璋表示,清代末年已在台北開始闢建道路,日治時期的縱貫道路和北宜山道則已有現代公路規模;不過,直到一九六二年七月,才由當時省府公路局完成公路編號,也是第一次公路全面編號。

他說,依公路興建先後,台北市未升格直轄市前,現在的中山南北路和忠孝東西路,就是當時省道台一線、台一甲線、台三線、台五線和台九線的交會點,也是五條省道的共同起始點,在台灣找不到第二處,因此仿效國外做法,設置「省道公路原點」的碑牌。

最早官道原點 在南市民權路二段口

另外,公路總局委託學者考證全台最早的官道(政府興建道路),是一六二五年荷蘭人在普羅民遮城(赤崁樓)內所興建;透過當時地圖、航照圖,以及地理資訊系統,確認南市中西區的忠義路二段、民權路二段交叉口,為全台歷史道路原點。

李忠璋說,該處的碑牌設計,將和台南市文化局一同對外徵求。台南市文化局長葉澤山則表示樂觀其成。

台南市文化資產保護協會理事長詹伯望表示,該道路是一條可通行馬車的道路,大約就是現今的民權路;從民權路二段與永福路二段交會處的大井頭,一直往東邊的公園路延伸,目前已立有「大井頭」石碑,建議未來立碑選在大井頭石碑附近即可,方便導覽民眾。

新聞來源在這裡 ◁◁


公路原點碑牌,位於監察院前人行道
(本圖由貓砂提供)

其他新聞整理

  • 國道1號銅鑼交流道通車
  • 台11線新豐隧道通車
  • 台14丁線芬園外環道通車
  • 台82線全線通車
  • 162甲線瑞太隧道通車
  • 台中港路改名台灣大道



  • 發行/公路邦 發行人/Peter Fu 編輯/貓砂  2012.12.02